人体一年可承受最大辐射:1000微西弗
核辐射主要分为。α(阿尔法)、β(贝塔)、γ(伽玛)三种射线,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会产生这三种射线,因此人们总是生活在辐射中,只不过这些辐射对健康和生命不会产生危险而已。
【关键字】人能承受的辐射量,人体承受辐射量,人体能承受的辐射量,人体能承受的辐射,人体可以承受的辐射
辐射的剂量是以毫西弗或微西弗来表示,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。不包括生活中的辐射,人体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为1000微西弗(1毫西弗)。
核辐射对人和生物的伤害,与核辐射的剂量、人们暴露于核辐射的时间以及核物质的半衰期有关,严重者可立即致死,具体而言:
当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,对人体没有危害;
如果超过100毫西弗,会对人体造成危害;
100到500毫西弗时,人们不会有感觉,但血液中白细胞数会减少;
1000到2000毫西弗时,可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,如疲劳、呕吐、食欲减退、暂时性脱发、红细胞减少等;
2000到4000毫西弗时,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受到破坏,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大量减少,有内出血、呕吐等症状;
大于4000毫西弗时能危及生命,但依然可以救治,成功率可达9O%;
超过6000毫西弗时,救治存在一定困难;
超过8000毫西弗时,救治希望会比较渺茫。
长时间小剂量累积会引发癌症
核辐射对人威胁最大就是导致白血病和甲状腺癌。急性放射病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疲劳、发热和腹泻,严重的有感染、出血和胃肠症状。更为严重的有造血功能障碍、内脏出血、组织坏死、感染及恶性病变等。此外,局部辐射损伤可表现为受辐射部位出现红斑、水肿、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、起水泡、疼痛、坏死、坏疽或脱发等症状。
当然,辐射对人和生物而言并非只是短时间和大剂量的,而可能是长时间和小剂量的累积。这种长时间小剂量的累积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癌症。
原因在于,辐射阻滞了细胞的新陈代谢,如细胞的正常凋亡。如果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是持续生长,癌症也就产生了。另外,由于辐射可导致基因突变,因而可以产生致畸风险,这种致畸作用主要危害后一代,也即遗传损害。这些危害已经被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所证明。例如,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周边的纳洛蒂切斯基地区有1.1万成年人和2000名儿童,距切尔诺贝利约80公里。追踪研究发现,当地人患癌症、具有出生缺陷和寿命减少的概率非常高。
目前,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-131和铯-137,它们都是核反应堆堆芯燃料铀发生裂变的产物。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,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,包括甲状腺癌。铯-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。
核辐射途径:空气、皮肤、饮食
核辐射对人体伤害的途径,主要是经由呼吸吸入、皮肤伤口进入、通过食品和饮水从消化道进入体内。3种射线的辐射途径不同,防范措施也不完全一样:
α射线防范: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,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。α粒子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,防护方法主要是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,同时,要防止伤口被污染。
从3月12日起,中国环境保护部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,上海也已启动了空气监测机制,使用了全国唯一一台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仪,每小时可采样空气1000立方米,能在最短时间内,即8-10小时内采集到一份样本,测出大气中是否